Search


在厄瓜多爾山區旅行,常看到人們戴著米白色、綴飾黑或墨綠色飾帶的草帽。這頂已從南美農人頭頂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在厄瓜多爾山區旅行,常看到人們戴著米白色、綴飾黑或墨綠色飾帶的草帽。這頂已從南美農人頭頂躍上國際伸展台的草帽叫做巴拿馬帽,但它的發源地不在巴拿馬,而是在厄瓜多爾。19世紀中葉,厄瓜多爾商人帶著這種用棕櫚樹Toquilla纖維Carludovica panama 製作的草帽,從當時已是美歐貿易關口的巴拿馬進入歐洲,這種柔軟得像布,彈性佳又輕巧透氣的草帽大受歡迎,不過大家都忽略了草帽的原鄉,反而以出口通道巴拿馬稱呼這頂草帽。積非成是,縱使厄瓜多爾政府試著將草帽正名,但目前還沒有成功...

巴拿馬帽生產重鎮是Manabi省的Montecristi村,另ㄧ重鎮是Cuenca。Cuenca是厄瓜多爾第三大城,也是我在這國家的最後一站。Latacunga到Cuenca的夜巴delay半小時,和旁邊一位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聊起來,說是聊,其實只是雙方各用極有限的西文與英文單字,加上google翻譯app與大量的比手畫腳。"What you do, Cuenca?"她努力從腦海中尋找英文單字,"Panama hat, hacer"我在頭上畫圈比出帽子的手勢,再做出編織的動作。她好不容易明白我的意思,笑著搖搖手"Sigsig"。

用app溝通半天,她告訴我不少昆卡販售的巴拿馬帽來自附近的小村Sigsig,想看到更在地的巴拿馬帽製作方式,從昆卡搭1個半小時的車就到了。

Lonely Planet 對Sigsig著墨不多,只說它"is an excellent place to see the Panama hat-making",可和沿線兩個村莊Gualaceo Chordeleg併成一個one day trip,一不注意真的很容易忽略。巴士從海拔2350公尺的昆卡往上爬升,窗外是被河流切開的翠綠谷地與沿丘陵開墾的農田,覆著陳舊紅屋瓦的農舍點綴其間。再高一點,白雲從河谷間湧上,霧氣一下子籠罩整條公路,幾個剛扛著Carludovica panama 下車的居民背影很快就看不見了。

Sigsig 車站的information本身就是間巴拿馬帽店,兩位在大廳等車的婦人邊聊天邊編帽。說也奇怪,這裡雖然是巴拿馬帽的產地,但真正戴巴拿馬帽的人不多,年輕學生與男人還是戴棒球帽或便帽為主。只有50、60歲的婦人依舊一身多彩的傳統服飾,頭頂巴拿馬帽,手上一頂未完成的帽子,無論是過馬路還是與鄰居話家常,手指都沒停過。

車站information的阿嫲不會說英文,在地圖上比畫著要我去廣場問。廣場官方information的兩位大哥說,許多在Cuenca販售的巴拿馬帽的確made in Sigsig,運到Cuenca ,價格就往上翻。帽子工廠距市區約20分鐘腳程,午休時間,他倆外出吃飯時見我還在大太陽下研究簡略的地圖,乾脆要我直接上車,把我載到工廠門口。

工廠規模不大,門口堆著大束Carludovica panama,中庭有頂超大草帽,裡頭是工作區,架上、地上是滿滿的未完成品。在市集與多數店面見到的大都是米白色為主的單色基本款,這裡的巴拿馬帽將染色的草混編出繁複花紋,有抽像有幾何,還有大膽亮麗的紫色與桃紅色。戴著大草帽的女孩接電話的手沒停過,桌上堆著厚重的訂單。

臨走前看到機器旁剛壓好的巴拿馬帽,問價格比店面便宜五塊美金,飾帶還可自選,猶豫一會還是挑了頂基本款。我喜歡的飾帶已固定在另一頂帽子上,製帽女孩二話不說直接拆下,幫我黏在屬意的帽子上。巴拿馬帽價格依不同等級與織法而不同,好一點的就算捲起來也不易變形,我選的最便宜款式織得比較鬆,結構偏軟,但背包旅行帶不上它附送的收納紙盒。製帽女孩教我把帽子捲起收好,受擠壓變形的帽沿用熨斗燙一下就能復原。

這是背包被偷後第一次重新好好把一個地方的風景看進心裡,驚嘆山谷間閃亮的河流,在午餐店孩子興奮跳著要我拍照時和他們一起笑,在雜貨店老闆娘發現我多給錢還喊住我時大聲說mucha gracias。戴上新買的帽子,走20分鐘回到市區,和剛下課的學生們擠上公車,試著讓自己回到剛旅行時的心情,重新看向每件事物美好的那面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I cannot rest from travel; I will drink Life to the lees. All times I have enjoyed Greatly, have suffered greatly, both with those That loved me, and alone. IG 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ferretworldwalking/
View all posts